社保“減負”要警惕未來不可預知風險
社保基金的運用不能僅看眼前的短期利益,更應著眼于長遠的發展。既要體現社保基金的靈活性,又要關注社保基金的可持續性
李長安
近段時間以來,廣東、天津、江蘇、上海等地紛紛下調了部分社會保險的繳費率。雖然此次調整的險種、期限不盡相同,但其中一個顯著特征是降費幅度主要向企業方面傾斜。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企業負擔較重的背景下,充分發揮社保基金的靈活作用,確實有其積極的一面。
社會保險支出是構成企業總成本的一個重要項目。根據有些專家的測算,中國五項社會保險法定繳費之和相當于工資水平的40%,有的地區甚至達到50%。我國的社保繳費率在全球181個國家中排名第一,約為“金磚四國”其他三國平均水平的2倍,是東亞鄰國的4.6倍。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這種估算不太準確,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對148個國家的統計,我國養老保險繳費率只是處于中等偏上的區間。特別是考慮到一些地區和單位并非按參保者的實際收入,而是以其基本工資或底薪作為繳費基數,那么實際繳費率較名義繳費率則要低得多。
雖然存在著爭議,但企業和職工要求下調社會保險費率的呼聲卻很高。在這種情況下,去年國務院開始下調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費率,使社保五險費率降到了39.25%。隨后,全國各省市也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了社保費率調整的標準。比如不久前,上海市政府決定下調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三個險種共計2.5%的單位繳費率,預計今年可減輕企業負擔約135億元。不過目前各地主要調整的多為失業、工傷、生育保險,都屬小險種,三個險種的費率平均水平都相對較低。所以有人認為,從減負的力度來看還是不夠,還應該通過加大降低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這樣的大險種來為企業和職工減少更多的負擔。
毫無疑問,加大社會保障的靈活性在目前的情況下確實有必要,也有實現的可能。以此次調整中的失業保險金為例,到2014年我國失業保險基金收入達到1375億元,支出635億元,年末累計結余達到4370億元,成為五項基本社會保險中結余率最高的一項。因此,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
但是,應該特別指出,在下調社保基金費率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社保基金的可持續性。在我國的社保基金中,養老基金、醫療基金等關系到每一個公民的切身利益,在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醫療健康保障需求持續上升的情況下,我國的社保基金基礎依然十分脆弱。
因此,社保基金的運用不能僅看眼前的短期利益,更應著眼于長遠的發展。既要體現社保基金的靈活性,又要關注社保基金的可持續性。過度地依賴社保基金費率的下調,也會對未來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如果能夠從更高的角度看待企業負擔加重的問題,就應采取更多綜合性的措施來解決社會保險費率高的問題,這樣才能真正協調好為企業減負與社保基金可持續發展的辯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