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A公司啟動了本年度的績效考核工作,今年與以往顯著不同的是,公司實施了新的績效考核改革,考核標準更為嚴苛,要求明確區分各個績效等級,并著重強調管理者對員工進行深入細致的反饋輔導。
李主任對此感到頗為頭疼。過去的幾年里,部門采取的是相對寬松的“大鍋飯”式考核方式,每次跟員工溝通績效結果時,很少遇到反對聲音。然而,在新考核制度的要求下,盡管他自認為能夠確保考核公平,但對于如何向考核不佳的員工傳達結果并引導他們以積極態度接受,卻面臨挑戰。
在各類訪談、人才測評和項目中,我們發現許多管理者與李主任一樣,在績效輔導談話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和不足。
對于很多管理者來說,績效面談似乎只是公司規定的例行公事,每到考核期結束,就必須將結果反饋給員工。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或是因為誤以為績效反饋無關緊要,優秀的員工會持續優秀,表現不好的員工難以通過反饋改變;或是受限于有限的工作精力,無法為每個員工提供充分的個性化反饋;再或者是未掌握有效的績效反饋方法,雖然有反饋意愿,但往往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因此,績效輔導經常淪為形式主義,未能真正激發員工的進步。
想要做好績效輔導談話,需警惕以下三個誤區:
誤區一:重在談心,回避評價
某些管理者僅僅將績效輔導視為常規的“情感交流”,關注點在于了解員工當前的情緒狀態和訴求,而忽視了正式且嚴肅的績效評價環節。這種方式容易弱化績效輔導的正式性,使員工對其不夠重視。
誤區二:不明所以,單向輸出
部分管理者主觀臆斷員工的表現,一旦員工出現問題,便簡單歸咎于能力不足或意愿低下。實際上,員工績效欠佳的背后原因復雜多樣,可能涉及自身因素、外部影響甚至是績效目標設定不合理等。僅憑主觀判斷就給員工定性,并一味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員工,很容易引起員工反感。
誤區三:“一視同仁”,缺乏針對性設計
有些管理者堅持認為績效評價應公正公平,在進行談話時也要讓員工感受到“一碗水端平”,于是談話流程、內容甚至措辭都力求一致。這種做法可能導致談話變得機械化,缺乏互動,無法觸動員工內心,更難實現改進提升的效果。
那么,如何有效地開展一場高質量的績效輔導談話呢?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為談話“造勢”績效輔導談話不可草率行事,應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準備包括兩方面內容:
客觀分析員工的績效表現,選擇恰當的問題;
提前通知員工,明確告知談話主題,讓他們意識到這是一次正式且有明確目標導向的談話,需要有所準備。
通過提問引領思考在談話初期,首要任務是確認員工存在的績效差距。一方面,要通過客觀依據幫助員工認識到問題;另一方面,給予員工解釋和澄清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管理者宜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員工深入思考,探尋問題產生的根源。
例如,針對小張完成拓客指標嚴重滯后的情況,溝通時首先應確認:
他是否清楚了解自己的任務指標和時間要求?
他是否知道目前自己處于落后狀態?
如果小張對此沒有異議,進一步引導他思考:任務指標完不成對他個人及部門當年工作指標有何不良影響?
探討改進方案,形成閉環談話的核心價值在于共同制定出改進計劃。在談話結束后,應讓員工回顧整個過程,雙方確認待改進的問題及具體的解決方案。如果員工對提出的解決辦法充滿信心并決心執行,此次談話就可以看作較為成功。同時,改變并非一日之功,管理者還需進行后續跟進,及時反饋員工的改進行為,以形成完整的績效改進循環。
真正的績效輔導旨在促進員工學習成長,釋放潛能,提升工作績效。通過高質量的績效輔導,管理者不僅能夠與員工建立更深的聯系,助力員工獲得支持與成長,同時也有助于提升自身的領導力。只有這樣,才能使組織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充分發揮其潛力,推動整體業績的不斷提升。
相關閱讀:年會:一場關于公司文化塑造和員工幸福感的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