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新華網面向全國開通“我向總理報民生”今年兩會征集話題,醫改能否打破地域界限,是網友關注的一大焦點。新華網同時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住房、收入、醫療問題成為民眾最關注的兩會話題。
無獨有偶,人民日報和人民網就民眾最關注的“兩會”熱點問題網上調查中,醫療改革也列十大熱點。不少網友期望國家考慮跨地區轉移城市務工人員和退休人員醫保,能實行跨地區醫療結算,盡快推行全國醫療結算“一卡通”。一個好消息是,醫保轉移接續已出臺暫行辦法,自7月1日起可隨身攜帶。
醫保關系“隨身帶”
錢小由是湖北人,2001年大學畢業后去了廣州的一家單位工作,并把戶口落在廣州。兩年后,她跟男友一起到上海發展,社保關系卻未隨之遷移,已在上海置業成家多年的她因此無法享受到一丁點醫療保險,甚至連生孩子的一萬多元費用也是自掏腰包。
“照理我可以去廣州生孩子,不過臨產時挺著大肚子,路上太不方便了。當然,到廣州社保局辦個手續,指定在上海某家醫院生產,可能可以報銷一部分錢。不過這樣的事情總是冗雜繁復,我也搞不懂。”錢小由說。
在中國廣闊的大地上流動著千萬、上億名像錢小由這樣因跨省變動工作而面臨醫保難題的人員,對他們來說,今年7月1日起將實施的《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無疑是一個遲到多年的喜訊。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頒布的這一暫行辦法,規定流動人員跨省就業時可轉移自己的醫保關系,并劃轉個人賬戶資金。醫保上以戶籍為藩籬,畫地為牢的陳規自此被破除。
乍聞消息,錢小由挺高興:“我也能用上醫保了!笨墒,在撥打過上海的醫保咨詢熱線后,她又生疑竇。工作人員告訴她,醫保與養老保險是捆綁在一起的,也即醫保必須與養老保險一起轉移接續。盡管醫保轉移不得設戶籍障礙,但養老保險要想轉移進上海,按上海的地方政策,還得有上海戶籍。對錢小由來說,醫保轉移接續只是“看上去很美”。
這不是中國在通向醫保一卡通之旅上的第一次嘗試。事實上,中國東部沿海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在醫保異地互通上早已有過破冰之舉,此次則再度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就在《暫行辦法》頒布之后不久,1月14日,長三角地區社會保障合作與發展聯席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長三角地區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意見》。根據這一開始實施的《意見》,在轉出地已經參加職工醫保,后因跨地區就業,醫保關系需隨同轉移,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的機關、事業單位和建立穩定勞動關系的企業職工,均可將自己的醫保關系“隨身帶”。
棘手的統籌基金轉移
按《暫行辦法》規定,除醫保關系可跨省轉移之外,隨參保人身份的變化,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種不同類型的醫療保險關系,也可互相轉移。
但與全額自費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不同,城鎮企業職工的基本醫療保險分為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兩塊。其中,單位繳費的絕大部分進入統籌賬戶,主要用于住院費用的報銷;單位繳費的剩余部分和個人繳費一起構成個人賬戶。根據此次醫保轉移接續政策,個人賬戶原則上隨其醫療保險關系轉移劃轉,個人賬戶余額(包括個人繳費部分和單位繳費劃入部分)通過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轉移。而在業內人士看來,統籌賬戶是否轉移以及如何轉移,將成為《暫行辦法》實施中最大的難題。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程小明說,制約醫保跨地區轉移接續的最大問題是各地統籌標準不一,繳費比例、醫保待遇也不同。如果低繳費地區的參保人員大量涌向高繳費地區,并在當地享受高標準待遇直至退休,高繳費、高標準地區醫保基金極有可能出現較大虧空。
即便是在經濟發展水平相近、繳費水平大體持平的長三角地區,統籌基金的轉移也是件棘手的事。江蘇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也表示,統籌基金轉不轉,如何轉移,是醫保關系轉接的“瓶頸”。
和養老保險累積制不同,我國的基本醫療保險實行“現收現付”制,即“用現在的錢看現在的病”,因此統籌基金每年結余很少,甚至沒有結余,這就會給結余少的地方帶來壓力。
不過,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青年學者委員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師張錄法認為,此次《暫行辦法》刻意回避了對醫保最具壓力的退休人員的醫保轉移接續問題,而是致力于解決流動人員在工作地的就醫事項。流動人員一般年齡層次較低,對醫保的需求具有不確定性。
“他們的醫保關系轉到某地后,馬上就會按當地標準繳費,為當地作貢獻,而且他們生病的概率也不是很高,對當地的醫;鸩粫纬纱蟮膲毫。從另一方面來看,是否應該轉移統籌基金,我覺得也很難說。如果一個人從貴州轉移到上海工作,以前他在貴州交了1000元的統籌基金,但他已經生過一場病,統籌基金為他支付了1萬元。這時候,他的1000元還應該轉移過來嗎?”張錄法說道。
張錄法認為,如果向某地轉移醫保沒有形成巨大“浪潮”,與其對如何轉移統籌基金進行復雜的計算,不如由國家財政補貼轉入地,更為方便。
未來需提升統籌層次
在公布《暫行辦法》的同時,人社部、財政部共同下發《關于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結算服務工作的意見》,其目標是推進區域統籌和建立異地協作機制,方便異地就醫參保人員的醫療費用結算,減少個人墊付醫療費,并逐步實現參保人員就地就醫、持卡結算。對此,美國蘭德智庫資深衛生經濟研究學者張煒認為,真正實現可攜帶的、異地互通的國民健康保險,未來的根本解決之途,應在提升統籌層次上下功夫。
“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程度不一致,各縣的醫保與待遇都不一樣,這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互通的難度。保險的意義就在于抵御風險,參加保險的人越多,‘險池’越大,抵御風險的能力越強。未來的目標,應是建立全國范圍的‘險池’!睆垷樃嬖V時代周報記者。
張煒判斷,未來中國很可能會形成醫保的“地區聯合體”!敖y籌層次很可能上移,在發達程度相類的幾個市之間建立,比如蘇南幾個市可實現醫保統籌。這樣,這個聯合體中的參保病人可‘一卡通行’,享受同樣待遇!彼f。
不過,在張錄法看來,在地區經濟差異客觀存在的現狀下,要想夷平醫保轉移接續的障礙,在國家層面設立統一的較低水平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也許更值得嘗試。
“醫療保障體系也可以劃分多個層次,分別由社保、地方政府、單位、商業保險公司來承擔。社保只承擔基本醫療保障,國家財政通過向不發達地區進行轉移支付,在國家層面上實現拉平。這樣,基本醫療保險的地區轉移就會非常便捷!彼f。
作者:中國勞動關系網 |
來源: 《廣州日報》 |
時間: 2010-03-02 |
|